《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最为丰富、体系最为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震惊古今中外的宏大学术著作。其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氏家训》序中写道,圣贤之书,教人孝悌,谨言慎行,以扬名立万。《颜氏家训》共20章,分别为序1、教子2、弟3、婚4、理家5、体6、母献7、勉学8、条9、名实10、事十一、省12、止足13、戒14、生15、归心16、书证17、读音18。杂艺第十九届,到第二十届结束。读过《颜氏家训》的人都知道,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人才分类和人才成就观,并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关人才理论的不断发展轨迹进行分析。由此也可以看出,《颜氏家训》中的人才观不仅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个人经历、家庭背景、个人写作动机等也是影响《颜氏家训》独特人才观和独特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魏晋士人多是媚权的小人,真正为国家利益着想的不多。也可以说,魏晋士人是知人论世思想的产物,有着追求天下功业、全身避祸的倾向,他们自身难保,又怎能真正为国家着想,从侧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才论的功利主义和保守主义。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观是如何形成的?最早记载人才概念的是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人才研究著作,谈到了对人才从内到外地认识,知道自己的品德、才智以及适合什么样的职位等等。后来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颜氏家训》,在人们记载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对家庭教育中子女成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这也是对中国古代人才观和家庭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著作。这两部经典可以说奠定了古代人才观和家教观的基础,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划分。家庭教育理念进一步发展完善,为国家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提供了重要范本。由此,古代人才观在其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古代封建的人才发展观。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观形成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最复杂的朝代之一,君主更迭迅速,社会秩序混乱,发展是渐进的。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娱乐思想的发展非常迅速,文化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文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关于人才选拔的讨论,魏晋南北朝可以说经历了一场持久的讨论,而且涉及范围如此之广,层次如此之高,毕竟魏晋南北朝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从最早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到后来颜之推提出国材教化社会,历时余年。人才是国家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国家执政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