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书法家王献之的两则故事,他为何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80663.html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和父亲王羲之书法齐名,后世常将他们并称“二王”。

王献之的书法是公认的“无上神品”,一直为历代书家所仰慕仿效。

他出身于东晋最显赫的豪门,他的门第和他的书法一样高不可及。

生于高门又富有高才,这很容易让别人觉得他高不可攀,也容易让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如《世说新语·简傲》中记载了一则关于他的故事,全文如下: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旁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王子敬从自己会稽庄园里外出,途经吴郡,听说顾辟疆有一座名园。

他原先与顾辟疆并不相识,但径直就上门去了。

恰好碰上顾辟疆正在宴请宾客,朋友们在一起开怀畅饮。

而王子敬参观游览完毕之后,便当着顾辟疆及其友人的面,旁若无人且毫无顾忌地对园林的优劣指指点点。

顾辟疆气愤得忍无可忍,他十分恼怒地对王子敬说:

“在主人面前倨傲轻慢,是极其无礼;以身份高贵而盛气凌人,是非常无道。无礼而又无道的人,就是为人不齿的粗野伧父。”

说完,便叫人把他身边随从全都赶出门去。

王献之独自一个人坐在轿子上四面顾盼,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随从们来侍候。

顾辟疆看到这种傲慢自负的样子,马上命人把他送到了门外。

直到此时,王献之照样还是一脸怡然自得不屑一顾的神态。

通过这则故事,很容易感受到王献之自我的优越感。

这篇文章置于《世说新语·简傲》中,全文的中心就是表现王献之待人接物如何“简傲”。

所谓“简傲”就是于人轻蔑无礼,于己倨傲自矜。

文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其一,王献之听说吴郡“顾辟疆有名园”,他根本不与主人打招呼,就径直到别人家里赏园林,已经无礼之甚。

其二,主人正在宴请宾客,他对别人的园林放肆地说短论长,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完全没有把主人放在眼里。

其三,被园子主人大声指责后,王献之还在那里“顾望”园林,对“不足齿之伧父”这样的唾骂也充耳不闻。

赞美既不会让他高兴,咒骂也不会让人扫兴,因为在王献之眼里,顾辟疆这样的“下人”,无论说什么都不值得他上心。

直到主人把他的随从赶出了门外,又把他本人遣送出门,他还是一副“怡然不屑”的神情。

这就不仅仅是“旁若无人”,简直就视主人为无物,“高人一等”远远不足以形容他对自身门第和才气的优越感。

王献之从小就养成等级观念,在他这种世胄看来,士庶之分就像天壤之别。

再来看《世说新语·方正》中记载的王献之的令一则故事: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一种棋类游戏)。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王献之小时偶然观看家中的下人玩樗蒲,发表意见后被用人调侃,他马上就怒目而视说:“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

荀奉倩是曹魏时期的名士、名臣荀粲(荀彧的小儿子),刘真长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名臣刘惔。

这两人都同样是出身不凡,还是著名的为人清高,自我优越感十足的人物。

荀粲生前以“不与常人交接”出名,“不与常人交接”其实就是不与下等人往来。

刘惔更是曾狂妄地宣称不能跟百姓打交道。

他有一次与好友王濛出行,很晚了还没能吃上饭,一位相识的百姓好心地给他们送来晚餐,还特地备办了丰盛的菜肴。

可刘惔宁可饿肚子也不吃百姓饭菜,王濛劝他说:“聊以充饥,何苦推辞?”

刘惔毫不掩饰地说:“小人都不可与作缘。”(凡是百姓小民,统统都不能打交道。)

“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王献之显然就是以此两人为榜样。

王献之看下人游戏已是降低了身份,被下人调笑更是奇耻大辱,所以他以荀粲、刘惔为愧。

此时的王献之没有半点小孩的纯朴天真,而是满脑袋门第优越感。

当时,随着贵族后代日益腐朽无能,寒门庶族子弟的处事能力,逐渐远远超过世家纨绔子弟,东晋士庶的鸿沟也越来越深。

表面上看似乎贵族地位越来越高,实际上是这些纨绔子弟越来越发现,要想保住自己的特权,只得以深沟高垒的方法来凸显其血统高贵。

因此,他们通过以贵骄人来掩饰自己的焦虑心怯。我们来看看《世说新语·方正》中另一则故事:

王胡之(字修龄)在东山时,过得很贫困,当时的乌程县令陶胡奴好心给他送来一船米。

他拒绝接受,还说,自己要是饿了,会去找谢尚(字仁祖)去索取,用不着拿陶胡奴的米。

王胡之出自琅琊王氏,谢尚出自陈郡谢氏,都是东晋时期的高门大族。

王胡之宁愿挨饿,也不愿意接受寒门出身的陶胡奴的馈赠,只愿意跟同为高门大族的谢尚打交道。

一个落魄贵族还如此傲慢,在今人看来真是匪夷所思。

但或许正是因为他已经落魄,所以才更加傲慢,越是担心被人看低,才更要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上升期的贵族对下人反而相对“随和”,没落时期的贵族在寒门面前更要拿架子耍派头。

王献之这位世家子弟和大书法家,其地位当然是无可争辩的贵族,但精神深处某个角落又是庸人。

他的艺术成就证明了他的才气,他对待寒门的态度又暴露了他的俗气。

以上主要内容来自《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一书。

作者戴建业被誉为“国民教授”、“别人家的老师”,深受网民及年轻人的喜爱。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魏晋名士言行风貌的小说,距今年代久远。

戴建业在《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中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解读这一文学珍品,向大家描述了一个真实的魏晋时代,值得喜欢历史的读者细细品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