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每提及故乡,有熊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如此这般壮丽而神秘的景象。
因为母亲出生在甘肃,至今说着一口地道的甘普(带甘肃口音的普通话),有熊也算是半个西北人。虽然没有生于斯、长于斯,可是大漠风光、古国文明,像是镌刻在基因里的印记,每一次听闻或触及,总会神魂一颤。
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河西走廊,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奇迹般融于一体的莫高窟,穿越戈壁、蜿蜒东行的边关古长城,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还有各种神秘的考古故事……西北沙漠上的种种文化艺术,拥有神秘的吸引力,让有熊忍不住一再探访,而且越了解,越热爱。所以,有熊最近开始追剧了。小说《沙海》被翻拍成同名网剧,原著讲述的是少年黎簇卷入一场惊天迷局面临生死考验的故事,情节张弛有度,线索史迹可寻。更关键的是,这一部的故事发生在沙漠,沙漠文化的特色格外突出。剧中的古城正位于毗邻甘肃的内蒙古,探寻的古国文明也与这一片土地上的历史息息相关。
《沙海》虽然目前只播了10集,但是诸多细节已可圈可点。有熊甚至忍不住把自己此前的收藏都翻出来对照。
这两枚钱币也来自神秘的古国,一枚来自古希腊,另一枚则是波斯国。单单是小小的钱币,就能让人想象出当年那一派商贾云集,古道驿站的热闹场面。可惜呀,剧中曾提到的贵霜文明的货币,有熊还未收藏,但还算有幸,曾在上海博物馆四楼的历代钱币馆见过。
△有熊收藏的两枚钱币
有良心细节的剧作,才会触动人心。被一部网剧种下一片草原,对有熊来说,也是千年难得。无论是华夏文明灿烂,还是故土情怀深重,追完剧都应该要去大西北走一遭了。
1.
神秘大漠风光
片中故事发生在北方的风沙漫天中,沙漠的环境再现得非常真实。多亏全剧组住进沙漠几个月,根据拍摄出来的效果来看,还是值得的。
剧中的古潼京究竟是个什么地方?通过一些线索,有熊猜测可能和欧亚衢地——贵霜王朝有点关系。
在《沙海》里,当吴邪带着一众人到过古潼京时,有人发现了城墙门口有一块刻字的墙,剧组里有一个历史学家,他看完之后,判断这个建筑是贵霜古国时的建筑。
贵霜古国的历史要追溯到追溯到公元前5-2世纪,它位于现在的甘肃境内,也就是古时的河西走廊,在那里生活着一群彪悍的人,他们就是月氏。月氏共分为五部,分别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歙侯。这五部的其中一部,就是贵霜。
历史上的贵霜王朝,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一条丝绸之路,曾连接汉、罗马、安息以及贵霜四大帝国。贵霜是学界公认的丝绸之路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从贵霜古国出土的珍贵文物中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对龙有着神秘的敬仰之情,和“驭龙”有着密切的关系。
△“君主与龙”饰物(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驱龙战车图案饰物,刻划的是身着宽大汉服的仙人乘坐在类似西汉的两轮战车上。(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看了《沙海》的海报,再结合剧中的剧情以及原著党的剧透,就能发现,剧中的古潼京和蛇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蛇就是是现实中的龙,在剧中龙化身成了“蛇”,串起剧中的种种线索,这也可能是贵霜帝国的细节转化。
2.
神秘新月饭店
剧中神秘的新月饭店是三叔笔下的一个“神秘机构”,表面是一个饭店,实则是个拍卖行,经常会拍卖一些神秘的东西。新月饭店本身,也暗合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清末,拍卖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光绪末年,北京出现了最早的拍卖行:崇文门内大街路东的鲁麟洋行,经理是德国人。后来德国人回国,洋行卖给了中国两兄弟。自此,京城许多人群起仿效,出现了多处拍卖行。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动荡和频繁的战乱,这些拍卖行渐渐失去了当年的辉煌。
《沙海》里的新月饭店,让人忍不住脑补出当时的各种被历史掩盖的故事,历史精彩,在剧中的细节更是让人觉得有意思。
比如,“百岁老人”三件套:扳指、双响环、手表。双响环,不用说,看过《老九门》的人都会了解些缘由。
其中,这只抢眼的雕花玉扳指,虽谈不上精致,但符合他一百多岁了的人设。
外观上,也可以找到些许故宫白玉扳指的影子。
△清代白玉扳指,现藏故宫。
新月饭店的设计以及他办公室的布局,古色古香,从桌椅的材料、质感,到各种道具的摆设都匹配了张日山古玩鉴赏家的身份。
他鉴别的几件赝品,高足杯、茶壶、古玉三个物件至少器型、纹饰的断代是准确的。
来看看真正的明代高足碗。剧集的道具组也算是没有瞎胡闹了。
△青花庭院仕女高足碗,明宣德,现藏故宫。
剧中的真品出现了,是一方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
这个倒也是有出处可查——清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配松鹤图盖盒,曾出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
3.
全程高能的地宫
剧中故事多发生于地宫,其中不仅机关重重,而且隐藏的古文明线索丰富,也是最有看头的。
/月氏文字/
之前说,因为古建筑上的石碑,发现这里是贵霜古国的遗址。而地宫七指骨头下的文字,被队员说是“月氏文”,月氏居于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而大月氏就是贵霜的前身,和前面的剧情对上号了。
但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中,并没有发现月氏有文字的存在,且月氏本身的记录亦不齐全,现时我们要了解他们,只能透过中国史书里的片面记录。那这个文字的来源又会是参考哪里呢?
月氏人原居内蒙古草原南缘一带。公元前3世纪,月氏人向西迁移到河西走廊的敦煌、祁连一带。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沃,适合农牧经济的发展,月氏人在此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有熊搜索了这些区域的相关文字,最后发现了由元朝时期皇帝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文制定的八思巴字,与剧中出现的文字有些类似。事实上,八思巴字可以说是当时的“国际音标”,可拼写不同民族语言的语言,亦称蒙古方体字。
/地宫内饰/
刚进入真正地洞内部的时候,在“清凉殿”中有一块大型玉制连体双头装饰。其实,考古学家在贵霜古国的出土文物中也曾找到过类似的物件。
△木雕刻连体双鸟纹构件。
这个地宫“清凉殿”中的“冰鉴”也很讲究。“冰鉴”的使用从很早就有了,就是古代的冰箱兼空调。将冰块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特殊箱子里。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
△青铜冰鉴,战国,中国国家博物馆
随后,众人打开一个宝箱,其中满满的金银珠宝,各种式样的金币、玉器、青金石、银器等,这一细节暗示了古潼京的富足和奢华。当然,真实的历史也正是如此。
如今地处阿富汗北部、形成于公元30年前后的提利亚特佩贵族墓葬群,就是贵霜商贸高度繁荣的见证。在这个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器、罗马金币、本地金银币、印度象牙首饰以及汉朝的铜镜。可见,在贵霜王朝建立前夕,亚欧大陆两端的汉与罗马就已经通过贸易联系在一起。
△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王推动了佛教的传播(佛陀释迦摩尼钱币)
△贵霜王朝索特梅加斯(无名王)钱币
/贵霜图腾/
地宫里的种种机关,恰好也与贵霜古国的图腾有关。
地宫一处,“龟蛇兽”,有点像传说中的神兽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玄武又可通冥间问卜,因此玄武有别于其它三灵,被称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
此外,在第8集开头,吴邪和马老板找到了一幅壁画,这是参拜神树的壁画。吴邪猜测,树是他们的图腾或是神灵的化身。
有熊大胆地猜测一下,这可能是树与蛇的结合。
对蛇的崇拜其实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和蛇有关的文物是距今年前的查海先民图腾,蛇是当时人类的图腾崇拜,被视作强大、有威力的神兽。在古代中国的一些浮雕作品里,女娲和伏羲也是人兽蛇身,是繁衍和生命的象征。
△长兴岛三堂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蛇状纹陶罐
而“树崇拜”也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在中国传统神话中,树就是联系天地的“天梯”之一,是人和神灵交流的一种纽带。
/写在最后/
三叔在微博上说,“从老九门到沙海,一点点到两点点。我已经不会对于作品出现在荧幕上有多少波澜,只想自己能够有所进步。《沙海》肯定也不完美,但希望你能耐心看看,有故事想讲。”
看完前面8集,有熊认为还是值得推荐一下。三叔说得中肯但也谦虚了,《沙海》确实不完美,但此次的进步也不止一点点。其实,同类题材的探险剧最怕的就是胡扯,凭着所谓想象力,把故事架空在毫无根基的虚幻上,以故作神秘的气氛,掩盖没文化的短板。
但好在,至少从目前来看,《沙海》还算是良心制作,态度诚恳,看得出制作组花了时间和精力。大部分细节和道具即使把镜头推到特写,也有据可考,有史可观,并没有忽悠观众的打算。
这已经算是难得了。对于有熊这样高标准的观众来说,除了前两集倍速了一下之外,其他时候还是认认真真地端坐在腾讯视频前的。《沙海》有50多集,现在放出的仅五分之一,后面还有多少史迹可循的细节等着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编辑助理:Lulu